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特崗考試中教學部分??嫉闹R點,在特崗中,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主要以客觀題加主觀題的形式來進行考查,屬于考點,并且在考查中都是偏向于理解類和識記類題目的考查,所以對于本部分內容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熟記。特崗考試在即,需要大家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此供大家自我評測和練習使用。希望能幫助大家有效備考!
一、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別稱】間接性規律
【含義】
(1)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2)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3)堅持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
【理解】首先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是以書本知識為主的間接知識,間接知識是通過前人經歷得出的實踐經驗總結所得。其次,學生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前提,幼兒時期處于感知運動階段,主要通過手的抓握和嘴的吮吸來感知外界的世界,因此能夠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在學生后來學習間接經驗的時候有著很大幫助。最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二者互為表里,缺一不可。
【俗語考查】接知如接枝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別稱】發展性規律
【含義】
(1)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
(2)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
(3)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4)從掌握知識到發展智力的條件;
(5)教學中應防止兩種傾向。
【理解】首先,發展智力的前提是學習者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比如在計算機方面的智力想要得到發展就必須先掌握一些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其次,如果智力停止發展那么再想掌握知識就會很困難,所以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再次,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是有聯系和區別的,聯系在于它們都參與著人的認知過程,區別在于知識是前提而智力是條件。最后,作為老師,在教學中應該避免重知識輕能力或者重能力輕知識的兩種極端傾向。
【俗語考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別稱】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規律;教育性規律
【含義】
(1)知識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
(2)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為他們積極地學習知識奠定了基礎;
(3)傳授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
【理解】首先,注意此處是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規律,并未有“行”的體現。其次,掌握知識是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礎,而品德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這一點和上述發展性規律比較相像,二者都是以掌握知識為前提的。最后,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和“育”并行,避免出現極端化傾向。
4.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別稱】雙邊性規律
【含義】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3)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
(4)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辯證統一關系。
【理解】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是主導作用,主要是教師的“一言堂”,不給學生自我探索和積極思考的機會。其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主體地位,是教育的對象或者客體,即教師應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給學生思考的機會。再次,教師在處理師生關系時要盡量建成合作、友愛、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有利于促進學生發揮向師性,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雙向交往活動,二者不可或缺。
【小口訣促記憶】艦(間)長(掌)傳教
【考題再現】
一、單項選擇題
1.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均違背了以下哪條教學規律(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B.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C.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D.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1.【答案】A。解析:按內容屬性,課程分為學科課程和經驗課程。二者最大的區別是學科課程教間接經驗,經驗課程教直接經驗,體現的是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因此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2.根據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原則提出的教學規律是(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B.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
C.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
D.傳授知識和思想品德相統一
2.【答案】D。解析: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原則指:“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體現教育與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答案選擇D。
選項A,學生的學習以間接經驗為主,以直接經驗為基礎,要堅持二者的統一。并不是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原則的體現,排除。
選項B,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思考,與題干無關,排除。
選項C,掌握知識是基礎,發展智力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與題干教育性教學原則不符,排除。
因此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
2022年四川特崗教師招錄信息歡迎關注四川特崗教師考試頻道,或關注四川中公教育微信號(scoffcn),及時掌握公考資訊!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